一、工商年报填报基本规则
根据《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》及市场监管总局要求,股东出资信息填报需注意:
- 认缴出资额:按公司章程约定的注册资本总额填写,即1200万元(无需扣除已实缴部分)。
- 实缴出资额:填写截至报告年度末(如2024年12月31日)股东实际缴纳的累计金额,即180万元(无论分多少次缴纳,均汇总填写)。
二、填报实操要点
- 数据来源
- 认缴金额:以最新公司章程或股东协议载明的注册资本为准;
- 实缴金额:以银行入账凭证、验资报告或股东出资证明为依据。
- 分次缴纳处理
- 无需逐笔填写实缴记录,只需填写年度内累计实缴总额(如180万元);
- 建议留存每笔出资的银行回单、股东会决议等文件备查。
- 时间节点要求
- 实缴金额统计截止到报告年度末(如2024年12月31日);
- 若出资时间跨年度(如2024年12月支付100万元,2025年1月到账80万元),仅2024年实缴额填写100万元。
三、特殊情况处理
- 多股东出资差异
- 若股东实缴进度不一致,需按股东分别列示其实缴金额,但汇总数不超过180万元。
- 非货币出资
- 实物、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需按评估价入账,并附评估报告、产权转移文件。
- 出资未完全到位
- 认缴额仍为1200万元,实缴额填写已到位部分(如180万元),未缴部分在“认缴出资时间”栏目中体现约定缴纳期限。
四、常见错误规避
- 混淆认缴与实缴概念
- 错误:将认缴额填写为“1200万-180万=1020万”;
- 正确:认缴额固定为章程约定值(1200万),实缴额单独填写已缴数(180万)。
- 遗漏凭证管理
- 分次缴纳需保存所有出资凭证(如每笔转账记录、股东确认函),避免税务核查时无法证明实缴真实性。
- 时间范围错误
- 错误:将年报提交日前(如2025年1月)的出资计入2024年实缴额;
- 正确:仅统计报告年度内的资金到账情况。
五、填报示例
项目 | 填报内容 | 说明 |
认缴出资额 | 1200万元 | 公司章程注册资本总额 |
实缴出资额 | 180万元 | 2024年度实际缴纳累计 |
认缴出资时间 | 0XX年X月X日 | 按章程约定的截止期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