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委外加工超领物料的成本核算逻辑
- 合同约定与实际执行差异处理
- 若合同规定加工100个产品需消耗105套材料(即允许5%损耗率),则实际超领物料(如额外5套)应在成本中单独核算。
- 会计分录:
借:委托加工物资—材料超领(5套×单价)
贷:原材料—主料(5套×单价)
- 不良品返修的扣款规则
- 返修成本通常由供应商承担,例如扣减加工费:
- 合同约定加工费单价10元/个,返修5个不良品扣50元加工费。
- 会计分录:
借:应付账款—加工费(原应付100个×10=1000元)
贷:银行存款 950元
贷:营业外收入/其他收益(返修扣款)50元
二、简化成本核算步骤(以加工120个产品为例)
- 基础数据假设:
- 发料120套(含损耗备用),加工完成合格品95个,不良品需返修。
- 材料成本:80元/套;加工费:15元/个;返修每个扣5元加工费。
- 成本归集与分摊:
步骤1:材料投入
- 发料总成本:120套×80元=9,600元
借:委托加工物资 9,600
贷:原材料 9,600
步骤2:完工核销与超领
- 标准耗用量:95个×1套=95套
- 实际耗用:95个+返修5个=100套(剩余20套退回)
- 分录:
借:库存商品(95个×材料成本)7,600(95×80)
借:材料超领损失(5套×80)400
贷:委托加工物资 8,000
步骤3:加工费结算(扣减返修款)
- 应付加工费:95个×15=1,425元(返修扣5×5=25元)
最终支付:1,425-25=1,400元 - 分录:
借:库存商品(加工费)1,425
贷:应付账款 1,425
借:应付账款 1,425
贷:银行存款 1,400
贷:营业外收入 25
三、税务与合规风险
- 增值税进项税处理:
- 委托加工中材料超领对应的进项税可抵扣,但需确保取得合规发票。
- 返修扣款需签订补充协议,避免被认定为价外费用(额外缴税)。
- 企业所得税调整:
- 材料超领损失需保留供应商扣款凭证,否则可能被认定为非正常损失(需进项税转出)。
四、操作建议与风险规避
- 合同条款细化:
- 明确约定损耗率(如5%)、超领扣款标准(如材料市价1.2倍)。
- 返修条款中规定扣款比例(如按加工费50%扣除)。
- 核算工具示例:
- 成本核算表分三部分:
- 材料跟踪:发料数、实际耗用、超领数。
- 加工费结算:合格品金额、返修扣款。
- 总成本计算:材料成本+净加工费。
- 常见错误:
- 忽略超领单独核算:直接计入“制造费用”,导致成本虚高。
- 返修扣款未入账:引发税务稽查风险(收匿嫌疑)。